一、文化教育学思想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文化教育学在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师生关系以及教育学性质等方面都给人以许多的启发。文化教育学派注重从历史文化和生命阐释入手研究教育。狄尔泰作为文化教育学先驱,正是他将哲学的研究重点从外部世界转移到内部世界,把哲学研究变成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探索,成为与自然科学界限分明的“生命哲学”或“精神哲学”,在其著作《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中解决了文化教育学的本体论问题,从而使文化教育学的产生成为可能。被称为教育文化大师的斯普郎格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人格的陶冶,教育的任务就是传递文化,体验文化价值,并培养能创造文化价值的人格。在《教育与文化》一书中他提出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是解决文化危机的唯一方法。与斯普郎格同期的另一位文化教育学家利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本民族特性的本质、精神力量的构成以及固定的文化形式。李特的“文化课程”理论,将社会、经济、历史、文学等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人文精神的文化课程,张扬一种新的精神教养观: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民族意识,以真正的文化价值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精神力量,使教育成为真正的“灵魂塑造”。
教育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第二,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第三,因为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所以教育的研究既不能采用赫尔巴特纯粹的概念思辨来进行,也不能依靠实验教育学的数量的统计来进行,而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亦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第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从而培养完整的人格。第五,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发挥教师和学生个体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建构和谐的对话的师生关系。由此可见,教育就是文化化人,教育就是文化传承,教育就是民族精神涵养。文化是教育生命之根,教育是文化传承之脉。教育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己任,文化则通过教育得以传承和创新,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幼儿园课程与文化
文化的内涵是极其丰富和复杂的,任何一种文化都包括科学、艺术、宗教、道德、法律、学术、思想、风俗、习惯、制度等。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自身是文化活动,它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传递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在社会文化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课程是文化的一种形态,文化是课程的源泉,文化对课程具有制约作用,它要求课程既不能无视特定社会文化的制约作用,又不能机械地模拟和重复社会文化。因此,在幼儿园课程中必然体现文化的要求,以实现文化与课程的创新、整合和开放性发展。
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幼儿园课程要从传统性,体验性,综合性,发展性,开放性入手。第一,课程内容应选择文化遗产中大量的方法论知识,其有助于儿童能独立地从事学习、生活和创造,以应对现实社会和未来社会的挑战。第二,课程内容应是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广泛性、适应性、迁移性的内容,是人类最精粹的文化要素。第三,课程应有一定的难度,让儿童学会发现、体验和理解,体现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阶梯。第四,课程要体现文化的综合性,通过学科的整合,使整个知识体系融会贯通。第五,文化是发展的,知识也是日新月异的,课程随着文化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也应不断嬗变。第六,课程应有助于儿童了解各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优势和缺陷,用开放的眼光和胸怀对待不同的社会文化系统。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课程专家虞永平教授认为,人类必须从自己的深厚的文化积淀中挑选出最优秀的部分,同时也是与个体早期接受能力相一致的部分构成一个“文本”(在不同的群体、民族中,甚至在不同的成人和儿童中具有可理喻性的一套开放的文化体系),这便是我们的课程。如果这些需要塑造的个体是幼儿,那相应的课程便是幼儿园课程。从文化的角度上审视幼儿园课程,那么它应该是最优秀的人类文化,体现的是人类或者是特定群体的文化积累,而不只是个人即刻的首遇的经验,它应该是适应幼儿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幼儿园课程要求反映文化传统,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依据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背离本民族的文化特质,不能脱离本民族的语言传递文化和知识,不能抛开民族文化的时代烙印传承文化的气质和风格。
三、民族文化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民族文化是特定一个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民族文化传统是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的凝结,是一种世代相传的精神生活习性和符号系统,是一个民族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晶。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悠久、独特、深厚的主流文化,又有多姿多彩的地方文化,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宝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孕育了自己特有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它有着西方文化没有的特色和优点,是一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力量之所在,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光照中华,泽被东亚,历久弥新。文化共根和文化认同是民族意识形成的基础,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等文化心理,陶铸着民族心灵,对民族的凝聚起着永恒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也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更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精神维系,不仅能振奋民族精神,而且还有增强与维护民族团结的作用。它作为现代化追求中流浪者的一种心灵港湾和精神家园,不但能够给他们提供归依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而且能满足其社会成员的文化归属感和稳定感。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面对外来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击,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产生一种忧思与紧迫感。在世界各地,春节的舞龙、舞狮、秧歌等游行成为华裔向后代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让身处异国文化氛围中的华夏子孙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世界各地的华裔心怀归根情结竭力以多种方式向子孙传承中国民族文化,培养华裔子孙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民族文化教育的漠视。幼儿园课程中的民族文化缺失让我们深感民族危机踅伏。基于对“文化断代危险性”的忧思,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得以传承和弘扬,不致面临被湮没和扭曲的命运,作为人生基础教育的幼儿园必须肩负起民族文化教育的重任。
民族文化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和重要途径。实施民族文化教育,可以传承、弘扬中华多姿多彩的优秀民族文化,让儿童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将民族之根深植人心,培养民族意识,涵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条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实施民族文化教育,使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浸润并受益于中国独有的文化情怀,无论对于人的个体成长、群体塑造、社会发展,还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更新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民族文化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要构建一个有效的载体。民族文化课程是民族文化教育的最好载体,只有做到民族文化教育的课程化才能使民族文化教育走向规范、常态,最终促进幼儿发展。当今的幼教界,思想活跃,观念众多。但干教育、做课程,需要对孩子负责,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保持“生命力”的关键,不是“文本”的建设,而是民族教育精神的复活。一个幼教工作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是民族灵魂的塑造者,是民族精神的播种者。我们应当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以自己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冷静、理智地进行分析、过滤,审视中外幼儿教育,树立开放的、进步的民族教育观,以本民族文化为本位,关注多样化的观念,以幼儿发展为本,以和谐发展为本,明辨择善、选粹吸取国内外幼儿教育的典范,充分整合各种科学的教育观念,并注意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有机渗透,将观念的整合作为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的先导。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有民俗民风、民间美术(如民间美术、手工、雕塑等)、民间音乐(如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民间文学(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等)等等,呈现多元统一性:具有鲜明的区域性、民族性,但又一脉相承。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应该是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的,更应该是适宜儿童发展的。幼教工作者应当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依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对传统文化进行充分挖掘与整理,广采博集,解读其包含的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深层文化意蕴,考量其成为幼儿园重要课程资源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适者取之,择善从之,采撷精华,去除糟粕,实行课程内容的科学整合,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和平衡,做到全面兼顾、平衡有序、相互渗透,凸显其民族性、启蒙性、童趣性、科学性,构建出适合开展的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在民族文化课程中培养大写的中国人。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 > 基础教育 > >
文化教育学思想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来源::未知 | 作者:皇冠体育365_新皇冠体育-在线|官网 | 本文已影响 人
- 上一篇:探析基础教育课改背景下小学快乐作文教学策略
- 下一篇:如何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随机阅读
- [基础教育]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习作
- [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思想
- [基础教育] 如何在农村小学课堂中实施
- [基础教育]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小学
- [基础教育] 关于学龄前儿童语言教育的
- [基础教育] 浅谈拓展农村小学作文之优
- [基础教育] 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培养
- [基础教育] 关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评
- [基础教育] 基于环境学习的基础教育质
- [基础教育] 对我国基础教育学绩测验的
- [基础教育] 刍议幼儿园教师主导性的发
- [基础教育]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强化素质
- [基础教育] 挖掘说话素材让小学生“乐
- [基础教育] 浅谈小学教学中如何做好班
- [基础教育] 试论创新方法在幼儿园语言
- [基础教育] 浅析培养幼儿生活合作意识